1些恶性肿瘤患者也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可能由于骨髓抑制致命。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医治方法之1,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不但延缓化疗的进行而影响医治效果,而且可能致使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1些恶性肿瘤患者也许不会很快死于疾病本身,却可能由于骨髓抑制致命。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1、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1般规律及其意义: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取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之前对红系抑制的关注较少,缘由在于贫血的处理相对简单而且见效迅速,输血或输入浓缩红细胞都可。但实际上贫血不但使患者的组织乏氧致使1般状态差,而且还可能下降放疗或化疗的效果。
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加重要。注意两个关键节点:1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2是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它们分别是3度粒细胞减少和3度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
1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1周,至停药10⑴4日到达最低点,在低水平保持2⑶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⑵8天恢复正常,呈U型。
血小板下降比粒细胞下降出现稍晚,也在两周左右降落到最低值,其降落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红细胞降落出现的时间更晚。
为了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小编到医院咨询了相干医师,下面让我来带大家简单的了解1下吧。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